今天,我国首套大功率自主知识产权EB炉在攀枝花试车成功,这标志着攀枝花市钛工业水平再上新台阶,结束了我国无大功率电子束冷床熔炼炉制造能力的历史。
国产化EB炉将打破国内电子束冷床熔炼炉全部依靠美国、德国和乌克兰进口,关键技术受到封锁的局面,实现低成本生产钛锭及镍钛合金。
7月26日上午十点,这是攀枝花市又一见证钒钛产业发展水平的历史时刻,攀枝花云钛实业有限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EB炉试生产出第一块长度为8米的钛锭,宣告该公司大功率电子束冷床熔炼炉(EB炉)国产化项目首次热负荷试车成功,同时标志着我市钛工业装备和技术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,结束了我国无大功率电子束冷床熔炼炉制造能力的历史。
据了解,该项目根据国际标准及国内常用零部件标准设计,融入电子束枪控制技术、电子束枪冷却技术、真空系统等先进技术,用时2年,百余人次参与研发,累积投资1.2亿,最终建成这一套年产4000吨钛锭、稀有金属镍、锆、铪锭的国产大功率电子束冷床熔炼炉。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继美国、俄罗斯、德国和乌克兰后第五个拥有EB炉制造技术的国家,极大的提升了我市在国内乃至国际钒钛冶炼领域的地位,同时也将促进我国在稀有金属冶炼方面取得更大的突破,将为我国、化工、海洋船舶、石油钻井、航空航天装备,军工、核工业提供技术材料支撑。
此后的几年间,市委、市政府紧紧围绕打造“中国钒钛之都”战略定位,不断加大钒钛产业发展引导力度,相关企业的设备更新和技术研发步伐进一步加快。目前,我市的钛工业水平已跻身国际先进行列。